基本信息
作者: [美] 杰拉尔德·格拉夫 / [美] 凯茜·比肯施泰因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副标题: 学术写作基本技法入门 (第五版)
原作名: “They say / I say”: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
译者: 姜昊骞
出版年: 2024-12-1
页数: 44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展开剩余76%丛书: 巴别塔图书进阶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选用的写作教材。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推崇,多次再版。作者之一杰拉尔德·格拉夫曾担任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出版过多部对教学影响巨大的书籍。
作者探究了写作中说服性论证的基本步骤与技法,将其总结为易懂实用的48类263个模板,阐明了论文写作的关键思路,适用于各个学科的写作入门。作者主张写作者应该首先倾听他人的观点,归纳和引述文献,然后灵活运用相应技法回应他人观点,据此提出自己的主张,最后将“他们说”与“我说”加以恰当地整合,使整个文章连贯通畅。本书还讲授了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如何找到相关的资料、如何对初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并用案例阐释了文学评论写作、社会科学写作与自然科学写作的基本要领。
如果你是在上高中,本书将让你的写作具有清晰的逻辑,极大提升作文水平。如果你刚刚升入大学,本书将帮助你从高中的议论文写作顺利过渡到大学的论证文写作,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自然会驾轻就熟。如果你准备到欧美大学留学,一定要熟读本书,它将帮助你应对繁重的学术写作作业。
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格拉夫(Gerald Graff)
曾任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英语教授与教育学教授,常年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写作教学工作,出版过多部对教师影响巨大的书籍,包括《从制度视角看文学史》《超越文化战争:直面冲突,复兴美国教育》《学术迷途:僵化教育对智识生活的桎梏》。
凯茜·比肯施泰因(Cathy Birkenstein)
伊利诺伊大学讲师,发表过多篇关于写作的论文,曾与格拉夫合著多篇文章发表于《高等教育年鉴》《大学写作与沟通》等期刊。她与格拉夫在多所高中、本科院校和学术会议中举行过百余次有关写作指导的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
发布于:浙江省顺阳网配资-配资点评网-配资门户首页-股票杠杆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