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说升级就升级,以色列用 72 小时的密集军事行动,把战火烧到 6 个邻国,这给全世界都出了一个难题。
9 月 9 日下午,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机先飞向卡塔尔首都多哈,对着哈马斯高层住所发动 “精准空袭”。
转天,也就是 9 月 10 日,以军的目标又换成了也门,战机直奔腹地,把胡塞武装的武器仓库和军事基地炸了个底朝天。
到了 9 月 11 日,袭击范围还在扩大,黎巴嫩南部边境、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突尼斯境内的 “激进组织据点”,全都成了以军的打击对象。
三天,六个国家。
以色列这是真的被逼到绝境,还是在刻意制造危机?中东本就像个 “火药桶”,这样的 “闪电袭击”,到底是想灭火,还是想添柴?
展开剩余79%以色列说行动是为了 “清除安全威胁”,可威胁真的需要用这种 “地毯式” 打击来清除吗?看看胡塞武装的反应就知道。
9 月 11 日晚上,人家直接用 “巴勒斯坦 - 2” 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了以色列内盖夫的军事目标,还派了 3 架无人机炸拉蒙机场。
虽然没造成大规模伤亡,但这是胡塞武装第一次直接打到以色列本土。以色列想要的 “安全”,到底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再往深了想,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动手?
军事上,哈马斯、胡塞武装确实是以色列的 “老对手”,打高层、毁设施,看似是在削弱对方实力。
可政治上呢,最近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国内压力可不小,经济政策被骂,反对党天天找茬,民众支持率一路下滑。
所以这场强硬的军事行动,说不准是想把国内矛盾 “转移” 到国外,用 “对外强硬” 来换 “对内支持”。
但不管初衷是什么,中东的老百姓先遭了殃。
也门卫生部的数据摆着,至少几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还有一堆人因为战火没了家,只能四处流浪。
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的人说,现在也门部分地区连饮用水和药品都缺,偏远地方的物资根本运不进去。这些平民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而且以军这一炸,也门部分石油设施停了工,9 月 12 日国际油价早盘就涨了 2.3%。全球能源市场本来就敏感,中东这一乱,后续油价说不准还会接着涨。
还有旅游业,卡塔尔多哈、黎巴嫩贝鲁特以前都是热门旅游地,现在因为安全问题,多国旅行社直接停了去当地的线路。
黎巴嫩旅游部门预估,第四季度旅游收入要少 40%。对靠旅游吃饭的黎巴嫩来说,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么?
现在卡塔尔、黎巴嫩这些被袭击的国家已经去联合国安理会抗议了,要求谴责以色列;
土耳其、伊朗公开站出来支持被袭击国,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直接说 “要和地区国家一起对抗以色列霸权”。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作为以色列的 “老盟友”,这次只说 “理解以方安全关切”,没提一句 “支持”。
美国这个态度转变,到底会不会让中东的力量平衡变天?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局势要往哪走的时候,中方的声音传了出来。
9 月 12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此事做出看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侵犯中东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强烈谴责伤及无辜平民的举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为恢复和平稳定多做努力。
这番话戳中了问题的核心 —— 靠军事打击解决不了矛盾,只会让冲突越演越烈。只有停手、坐下来谈,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且中方不只是说说,在联合国平台上也一直在行动。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也在会上说的很明白,以色列的袭击“破坏了地区和平努力”,呼吁国际社会推动以方停手,保障人道物资补给。
现在不少中东国家都说,希望中方多在国际上为地区和平发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提到中方的建议,说 “对话协商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办法”。
反观内塔尼亚胡政府,本来想靠军事行动 “掌控局面”,结果国际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安理会都计划开新会议,专门讨论怎么应对以方的行动。内塔尼亚胡想靠 “强硬” 稳住地位,这算盘恐怕是打不响了。
其实中东的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不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理,而是要看谁真正想解决问题。中方已经把路指出来了:停手、对话、合作。
接下来,国际社会能不能拧成一股劲,让以色列停下来?能不能搭个平台,让地区国家坐下来谈?这些问题不解决,中东的 “火药桶” 就永远有爆炸的风险。
和平从来不是 “等来的”,是靠各方一起 “争来的”。
如果一直放任冲突升级,最后受伤害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希望内塔尼亚胡政府能看清形势,别再一意孤行,否则最后只会自食其果。
发布于:湖北省顺阳网配资-配资点评网-配资门户首页-股票杠杆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