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8月16日,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启动。活动当天,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八路军总部旧址、鲁迅艺术学校旧址等红色地标,全景式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史诗。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8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
铁血太行:八路军铸就民族脊梁
太行山,巍峨耸云天,千里丰碑望不断,无情风雨任摧洒,英雄业绩万古传。
1937年7月,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华北夜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八路军三个师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从此,太行山上飘扬的八路军军旗,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展开剩余85%八路军指挥系统表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以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首战告捷。1937年9月,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第五师团,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后,八路军在雁门关、阳明堡等地连续作战,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将士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太行山间回响的枪声,至今仍在警示后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八路军军服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战略反击的巅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介绍。1940年,八路军105个团在华北发起破袭战,经过近5个月的作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拔除日伪军大量据点,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炸毁桥梁200余座。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指战员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一共伤亡1.7万余人,中毒2万余人次,成为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文化烽火:鲁艺精神照亮民族心灵
鲁迅艺术学校旧址陈列
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武乡创作的作品《新门神》
在山西武乡下北漳村,鲁迅艺术学校旧址(简称:前方鲁艺)的木刻版画与戏剧道具,无声诉说着文化抗战的独特力量。1938年底,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随八路军总部迁至太行山,投身敌后文化战场。1940年春节,朱德在太行山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提出“文武两条战线并肩作战,笔杆子必须赶上枪杆子”,激励文艺战士以艺术为武器。两张桌子、几根木条搭起的简陋会场,凝聚着文艺工作者炽热的战斗热情。
1940年2月8日 朱德总司令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1940年,在下北漳村村边小河旁那片梨花盛开的树林中,前方鲁艺与抗大总校文工团联合排练《黄河大合唱》
前方鲁艺设立音乐、戏剧、美术系,木刻版画、秧歌剧等通俗艺术形式迅速传播抗战精神。鲁迅20世纪20年代引入的西方木刻艺术,以直观形象打破识字门槛,成为鼓舞军民的视觉武器。1940年五四青年节,《黄河大合唱》在前线唱响太行,迅速传遍三晋大地,化作时代最强音。话剧《母亲》《金花》、傀儡剧《打倒汪精卫》等作品,以贴近生活的艺术语言唤醒民众斗志。
鲁迅艺术学校旧址
“笔在我胸际,剑在我腰间,我战我唱,到我最后一天!”鲁艺校刊编审委员会主任王玉堂的诗句,道出无数文艺战士的使命。他们在炮火中创作剧目,用木刻刀镌刻民族觉醒,以艺术之光穿透黑暗,为抗战胜利注入精神力量。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烽火,至今仍在照亮民族心灵。
军民同心:太行山上书写鱼水情深
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驻地赵家峪的原型,正是山西武乡县王家峪村。1939年秋至1940年底,八路军总部在此驻扎,朱德、邓小平指挥八路军痛击日军。1937年11月14日,八路军总部首驻武乡东村,虽仅一天,却奠定武乡作为华北抗战战略支点的地位。八年抗战中,总部五次进驻武乡,走遍9个村庄,成为指挥华北敌后战场的核心枢纽。
八路军总部五次进驻武乡
八路军在武乡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工救会、农救会等140万以上抗日团体,并组建晋冀豫军区开展游击战。军民同甘共苦,干部战士与群众同住草棚、共抗强敌,共同进行了六千多次战斗,典型的要数蟠武战役和蟠龙围困战。
八路军总部旧址
1943年6月14日,日军三十六师团小林大队600余人及伪军2500人侵占武乡蟠龙镇。为粉碎敌人“蚕食”阴谋,太行三分区发起蟠武战役。战后,军民实施围困战术,蟠龙周边30余个村庄7000余名群众转移至70余个老根据地村庄,实行“空室清野”,不给敌人留一点可资利用的东西。历经八个半月,军民开展3200余次战斗,歼敌2000余人,夺回粮食4000石,迫使残敌于1944年2月27日逃回段村老巢。太行《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表彰军民团结抗战精神。此役以“血肉筑长城”的壮举,成为敌后抗战典范,彰显军民鱼水深情与钢铁意志。
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住室
如今,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的窑洞里,当年八路军指战员睡过的土炕、用过的油灯、坐过的椅凳,至今依然保持着原样,见证着“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军民深情。
太行巍巍,滹沱汤汤。从洛川会议的烽火决策到武乡百姓的支前小车,从平型关的弹孔到鲁艺的刻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史诗,在这里焕发出新的光芒。
(责编:马云梅、刘洋)
发布于:山西省顺阳网配资-配资点评网-配资门户首页-股票杠杆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